門診中常見到有些小兒面色發(fā)黃,發(fā)作性臍周疼痛,時輕時重,大便溏薄,食少排多,一到吃飯時,就會愁眉苦臉,媽媽極盡“哄、勸、許諾”之本事,可成效并不大。檢查血常規(guī)及微量元素等顯示孩子并未有貧血或所謂的鋅缺乏。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在中醫(yī)上,小兒的這些癥狀或體征提示的是脾胃虛弱。脾是后天之本,氣血生之源。小兒生長發(fā)育所需要的一切營養(yǎng)物質,均需脾胃化生。脾胃的正常運轉是小兒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。而嬰幼兒臟腑妖嫩,形氣未充,脾常不足,易為飲食及外邪所傷。另一方面,小兒生長發(fā)育迅速,為純陽之體,所需營養(yǎng)物質較多,所以小兒脾胃運化水谷,吸收精微物的負荷相對較大,加之家長喂養(yǎng)不當,饑飽無度或飲食不潔,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,或過食油膩、生冷的食物,導致脾謂損傷,運化失司,不能腐熟水谷,以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調,消化機能減弱。常見癥狀:小兒多面色發(fā)黃或面部色素沉著不均勻,頭發(fā)稀疏,肌肉松弛,指甲散在白點,經常出現發(fā)作性臍周疼痛,時輕時重。大便硬或大便爛,或常拉不消化的東西,腹脹,不想吃東西,過于消瘦或肥胖,常生病,睡覺時開嘴巴或兩眼閉不合有一條縫。
如何調理脾胃虛弱呢?
首先家長一定要喂養(yǎng)得當,不過食肉類食物,避免傷食,不要濫用一些清熱瀉火類藥物,如清火寶等,以免苦寒敗胃,不過食零食等。 其次,可選擇應用推拿調理脾胃,促進消化吸收功能。
1.推三關200次,在孩子前臂內側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線,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,沿那條線從腕推向肘部。
2.補脾經200次,就是在孩子的大拇指面的指腹環(huán)旋推動。
3.運內八針100次,就是在孩子手掌面,以掌心為圓心,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2/3處為半徑作圓圈,順時針方向圓圈推動。
4.掐四橫紋3~5分鐘,就是在孩子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關節(jié)橫紋處。
5.摩腹,就是在孩子的臍部及其周圍用掌摩法,持續(xù)2分鐘后,孩子腹部有溫熱感即可。
6.捏脊7遍,并點按脾、胃俞穴各20次。
要注意的是因為寶寶的皮膚嬌嫩,為減輕摩擦,避免皮膚損傷,提高治療效果,需要使用專用的介質,比如BB霜和天然茶油等。具體病癥需要辯證增減。
調理脾胃虛弱還可以選擇藥膳食療:常用食物有粳米、薏苡仁、茯苓、白術、山藥、白扁豆、大棗等??蛇x用芡實山藥粥 芡實6克,鮮山藥50克,粳米適量。前兩味入鍋,加水適量,煮成軟爛,再加入粳米米適量,繼續(xù)煮爛成粥,分頓服。有健脾益胃之功效。嚴重者可選擇中成藥補中益氣湯或小兒健脾散。
另外,應該讓小兒適當的運動。并且不要強迫喂養(yǎng),可以改變食物顏色、性狀,使小兒的進餐愉快。
|